近期,江苏银行发布2025半年报,报告期末,全行小微贷款余额超7500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358亿元,科技贷款、涉农贷款分别达2740亿元、2900亿元,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突破120万户;上半年新拓普惠小微客户2万户,高质量科技企业授信覆盖度较上年末提升1.9个百分点,服务新型农业主体1.2万户……
数字背后是江苏银行服务民生百业的生动瞬间,用金融尺度丈量民生,用服务温度赢得信赖,纵观这份充满温情的半年报,江苏银行用实际行动解决民生痛点,承载社会责任,在业绩增长之外,收获了百姓口碑。
滴灌小微经济“毛细血管”
南京江北新区的一家生物科技企业最近尝到了“科创e贷”的甜头。这家专注青蒿素衍生药物研发的企业因采购原材料出现资金缺口,通过江苏银行线上渠道申请,仅2个工作日就获得1000万元贷款。“没想到贷款能像网购一样方便。”企业财务负责人的感叹,折射出江苏银行普惠金融的数字化转型成效。
翻开半年报,一组数据格外醒目: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达2358亿元;科技贷款余额达2740亿元,支持省内专精特新企业超4000家;创新推出的“采销e贷”“农机设备贷”等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故事。
江苏银行的普惠之道颇有章法,一方面深化“百渠营销”机制,将服务延伸至县域、乡镇;另一方面运用OCR图像识别、大语言模型(LLM)等技术,实现普惠业务“掌上办”。在盐城,农户通过手机申请“农机贷”,从审批到放款仅需30分钟;在宿迁,小微企业主使用“随e贷”解决旺季备货资金,全程线上审批无纸质填单。这种“科技+普惠”的组合拳,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经济末梢。
让“夕阳红”更暖更美
走进江苏银行南通分行营业部,放大镜、老花镜、防滑扶手椅、血压测量仪等适老设施一应俱全。72岁的张女士正在网点老年金融服务专区体验“关爱版”手机银行,“以前看到手机银行就发怵,现在字大了,还有语音提示,我们老年人也能试试线上转账了。”张女士的话,道出了江苏银行养老金融改革的初心。
近期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江苏银行在养老金融领域持续加码,适老网点数量突破110家,在省内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中排名靠前;“苏银养老金融”品牌旗下专属借记卡发行量超百万张;老年专属理财产品累计销量突破3400亿元。“养老不是简单的资金积累,而是全方位的服务生态。”江苏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构建了涵盖“专属卡片、专业财富管理、暖心渠道服务、特色增值权益”在内的全链条服务,精准对接老年人多层次需求。在扬州,当地分行联合老年大学开设非遗课程;在深圳,组织银发族重阳登高活动;在苏州,分行组织“美好金秋、艺展风华”书画摄影展,一系列活动充分提升了老年客户的获得感。这些看似与银行业务无关的举措,恰恰体现了江苏银行做养老金融的独特理念——用非金融生态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点燃美好生活“烟火气”
今年夏天的“苏超”足球联赛现场,不少球迷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扫码领取江苏银行消费券成为观赛新“仪式”。该行推出的“跟着苏超去狂欢”活动,串联起餐饮、旅游、出行等消费场景,每周发放价值超千万元的消费券,让体育激情转化为消费动能。这正是江苏银行助力扩大内需的生动缩影。
半年报数据显示,该行零售AUM规模达1.59万亿元,继续保持城商行首位;个人贷款余额6955亿元。亮眼数据背后,是一系列接地气的创新:新能源汽车“零首付”分期、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文旅消费满减活动......江苏银行深谙“赛事流量”变“消费增量”的转化之道,在扬州、南通两场马拉松赛事中,江苏银行App作为独家发放渠道发放体育消费券近1.5万张,进一步服务跑马人群、促活赛事经济活力,实现金融助力体育消费发展。
更具特色的是其场景生态建设,江苏银行与南京博物院联名推出数字借记卡;今年上半年,江苏银行新上线苏州地铁乘车码业务,乘车码已覆盖14个城市,累计开通客户数超50万人,累计乘车笔数超500万笔,提升客户出行体验。这些创新让金融与生活的边界互相交融,消费者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可以自然融入金融场景。截至今年6月末,江苏银行手机银行App客户数超2100万户,月活跃客户数突破750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