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8日电(唐滨妮)8月2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围绕公司上半年经营成效、下半年发展规划、普惠保险实践等话题,系统阐述观点,展现了该公司作为金融央企的责任担当与应对复杂市场的战略定力。
主动谋变 业绩增长注入新引擎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国人寿上半年实现总保费5250.88亿元,同比增长7.3%,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他认为,这一成绩得益于该公司长期坚持的“三个主动”策略:
首先是战略主动,通过资产负债联动管理、强化可持续发展、以及全渠道协同发展策略,构建均衡多元的产品结构与灵活配置的资产端,续期业务占比高,为中国人寿提供了强韧性支撑。
其次是转型主动,聚焦降本增效、产品业务多元化、营销体系改革、康养生态建设等领域,投产效率持续提升,浮动收益产品占比超40%,销售队伍专业化、综合化能力持续增强。
第三是发展主动,中国人寿总保费增速达7.3%,新单与续期业务均优于行业,为下半年布局奠定基础。
“从长远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这将继续为金融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谈及下半年发展经营重点,蔡希良表示,要把握好三方面:
一是深度服务国家战略与客户需求,充分挖掘养老、健康、财务管理三大领域增长点,优化产品服务供给,丰富保险应用场景。
二是坚持长周期跨周期经营,平衡保费规模与价值增长,保障长期健康发展。
三是深化契约型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求,推进降本增效、科技赋能、康养生态建设,夯实核心竞争力。
同时他强调,中国人寿下半年将更加注重效益优先、长期理念与风险防范,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管理,在做好五篇大文章工作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普惠创新 提质扩面服务民生
谈及今年6月出台的《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蔡希良表示,作为金融央企,中国人寿始终将普惠保险视为“使命与责任”,既是行业开拓者,也是持续引领者。他介绍了该公司关于普惠保险的现有成果:
产品体系丰富健全。聚焦老年人、“两新”等重点人群,中国人寿推出200余款产品,包括老年专属、新市民保险等创新品类;科技赋能服务下沉,1.8万个分支机构覆盖全国,数字化理赔占比超75%,平均时效仅0.2天;保障功能凸显,上半年赔付超4800万人次,支出1609亿元,惠及近1.1亿老年人及1.6亿乡村人口。
展望未来规划,蔡希良提出,将从三方面推动普惠保险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深入研究特定人群保障需求,强化产品场景化、精细化,打造高质量普惠产品供给体系,不断拓宽普惠保险的覆盖面与可及性。
二是坚持服务创新升级。加速推动普惠模式从单一风险补偿向“保险+服务”全流程转型,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三是坚持数字赋能。依托数据驱动与智能引领,实现普惠产品的精准定价、高效运营与动态风险监测,兼顾“短期普惠性”与“长期商业可持续”,确保普惠保险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