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背景下,心脑血管疾病以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往往合并发生,病理生理机制紧密关联。
2023年10月,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对“创新心脑血管疾病同防同治路径”“降低发病和死亡风险”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期,蓝生脑科旗下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依托脑血管病专科优势,联合心血管介入技术力量,成功开展多例“脑心同治”联合介入术,打造“泛血管疾病”多学科一站式诊疗新模式。
传统诊疗模式通常以疾病为中心,临床研究和相关指南也以单一疾病为基础。这种单一学科、分次诊疗模式存在效率低下、风险叠加、治疗时机冲突、患者负担沉重等诸多局限,难以满足患者对高效、精准、系统化治疗的需求。为突破传统诊疗模式瓶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打破学科壁垒,将神经血管与心血管介入技术深度融合,在一次麻醉、一次手术中,多学科协同处置患者并存的脑、心等多部位血管病变。
“脑心同治”的精髓在于整合与协同。医院组建了由神经介入专家席刚明教授、王贵平博士领衔,整合心血管介入专家的诊疗团队。在配备先进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设备的复合手术室内,团队可为个体化的泛血管病变(如并存的脑血管狭窄/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等)量身定制周密、高效的联合手术方案。
席刚明教授(左)、王贵平博士在为患者手术
“脑心同治”联合介入术的成功实践,其价值远不止于技术突破。这一技术显著节省了患者治疗费用,极大减轻了多次手术带来的生理痛苦与心理压力,高效解决了并存的脑血管和心血管问题,真正实现了心脑血管的“同治”“同康复”,加速患者回归健康生活。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始终致力于诊疗水平提升和服务品质升级,脑血管病科入选上海市首批专科影响力品牌。该专科成立了脑卒中筛查门诊,开通了脑卒中“绿色急救通道”,搭建了“急救-诊疗-康复”一体化救治平台,DNT(入院到溶栓时间)、DPT(入院到介入治疗时间)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专科影响力辐射全国,外地患者占比超过50%。
医院将持续精研医术,打造复杂疑难心脑血管疾病诊疗高地,推动“脑心同治”技术的规范化、常态化应用,不断拓展其在泛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潜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医疗选择,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心脑健康贡献坚实力量。
据介绍,蓝生脑科高度重视医疗技术创新,力图在医疗质量、科研水平、服务患者等方面实现突破。2024年9月,蓝生脑科高质发展推进会提出了推进高质发展的“八项举措”,鼓励旗下医院开展先进技术应用便是举措之一。
未来,蓝生脑科将在学科人才、技术应用、数智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全面发力,加快培育壮大新质医疗服务力,提高旗下医院同质化诊疗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