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专访:链博会搭建全球供应链合作关键平台——访普华永道中国公共事务主管合伙人周星
新华社记者曾焱
普华永道中国公共事务主管合伙人周星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成为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关键力量,为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提供宝贵机遇。
周星认为,链博会通过汇聚全球资源,促进技术、标准与市场的深度融合,在国际供应链合作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对中国企业而言,这是展示实力、直连全球产业链核心环节、加速国际化的重要窗口;对跨国公司而言,它提供了深入理解中国市场、对接中国优势产业资源的宝贵平台,为其在中国及全球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她说,链博会还促进了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在技术、标准上的互认与衔接,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优化与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谈及当前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周星指出四大关键转变:供应链战略正从“效率优先”转向“韧性优先”,企业越来越重视多元布局与风险分散;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正加速渗透,打破信息壁垒,重塑产业协同逻辑;绿色转型势在必行,碳足迹追踪与绿色标准成为供应链新“通用语言”;生态协同正取代单打独斗,尤其在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跨行业、跨区域合作至关重要。
“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周星说,中国正从世界制造大国向重要创新力量转变,积极融入先进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驱动供应链创新,打造更具敏捷性与精准性的网络。
在她看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持续投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丰富的人才储备及有力的政策支持,正吸引高附加值产业链和全球研发中心汇聚。
针对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周星表示,“这种转型推动供应链向技术赋能、低碳驱动、生态共生的新型网络演进,既顺应全球趋势,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提供了战略方向。”
谈及中国营商环境对跨国公司供应链布局的吸引力,周星指出,中国具备制度保障、市场优势与生态韧性的多重支撑。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稳定框架,超大规模市场与完整产业体系支撑供应链规模化落地与技术迭代,在数字与绿色领域的超前布局为转型创新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