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申请,钱已到账”——“随申兑”成上海营商环境“新名片”-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19 10:39:2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不用申请,钱已到账”——“随申兑”成上海营商环境“新名片”

字体:

  “今年4月,我们接到上海政府部门的电话,跟我们确认了账户等信息。两三天后,50万元的‘小升规’(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资金就到账了,全程不用提交任何申请材料。这笔钱既改善了企业现金流,对我们扎根上海也是一个激励。”谈到收到的这笔财政奖励资金,德铁机床(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肖东记忆犹新。

  政府的奖补资金、税费减免等惠企政策,历来是企业非常关注的事项。原来每个企业都有专人进行申报,有些申报事项还需要通过专家评审才能兑现。从申报到兑现,时间往往达两三个月。2024年起,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会同上海市数据局、财政局发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势,将所有的惠企政策集中到上海“随申兑”平台上,方便经营主体一键确认、线上办理,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除了“小升规”,“贷款贴息”也是最受企业欢迎的“免申即享”服务之一。注册在上海市长宁区的软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财务负责人陈秋林告诉记者,企业在银行有约500万元的贷款余额,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可以享受贷款贴息和担保补贴两项政策,补贴金额在5.7万元左右。2025年3月,上海市经信委发布通知,明确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贴息实行“免申即享”,软中信息成为首批“尝鲜者”之一。

  免材料、提效率的同时,“免申即享”还显著压缩了政策兑付周期。“原来申请贴息,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还要有专门的人去盯着这个事,现在都不用了。在企业授权的情况下,政府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可以自动调取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如果企业符合条件,在确认账户等信息后,补贴资金最快24小时就能到账。”陈秋林说。

  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孵化服务免征增值税,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重点群体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打开上海“随申办”平台的“随申兑”页面,可以看到一系列标注“兑付中”的惠企政策,这些都属于“免申即享”的范畴。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处一级调研员杨立娟告诉记者,当前“随申兑”平台聚焦资金扶持、融资贴息、税费减免、人才政策、资质荣誉、稳岗就业等六大类惠企政策,着力消除政策实施与企业实际感受之间的“温差”。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已推出158项市级“免申即享”服务,“随申兑”目前服务量超270万次。

  让惠企政策从“找得到”“看得懂”到“用得好”,需要政府“刀刃向内”的改革。“通俗地说,就是要求相关部门在出台政策时,把其中的申报条件拆解到数据的颗粒度。如此一来,‘随申兑’平台就能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实现‘免申即享’。”上海市数据局电子政务建设处副处长贝聿运表示。

  举例来说,惠企政策文件中经常出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较强研发团队”等主观性的描述。那么,何为“健全”“较强”?过去往往依赖专家评审。实施“免申即享”改革,要求相关部门在写文件时,尽量采用可量化、有数据支撑的指标。比如“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可以替换为“是否按期填报财务会计报表”;“较强研发团队”,可以设置具体的研发人员数量、研发经费占比等指标。

  “为此,‘随申兑’开发了专门的‘政策演算器’,帮助政府部门测算惠及企业的数量和资金规模,把定性描述转化成定量指标,让政策文件从‘可看’走向‘可办’‘好办’。”杨立娟说。

  根据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优化惠企政策服务、提升政策触达和申兑便利”是重点任务之一。“上海将持续扩大‘免申即享’服务范围,对普惠性政策应纳尽纳。以高质量的政策落实,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助推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营商环境。”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周小燕说。(记者姜微 何欣荣)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