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人才是支撑。立足乡村发展实际,大力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培育“孵雁工程”,以“成长积分卡”这一创新形式,精准发力,激活了村级后备力量的“一池春水”,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人才振兴之路。
科学赋分,校准成长“刻度表”。过去,人才评价常受模糊性与主观性困扰,难以客观衡量村级后备力量的真实水平与努力程度。“孵雁工程”的科学赋分机制打破了这一困境,从思想觉悟、工作能力、服务群众等多个维度,对后备力量的表现进行细致拆解,量化为具体分值。这一改进,犹如为后备力量配备了“计步器”与“导航仪”,让他们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明确了努力方向,激励其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踊跃投身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定期记分,开启成长“探照灯”。成长是动态的过程,定期记分就像农民定时查看庄稼生长情况一样,为人才成长提供动态跟踪。对后备力量的积分进行更新,能够及时发现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进步与不足。对于进步显著者,及时给予表彰与奖励,加油鼓劲激发干劲;对于发展遇阻者,迅速分析查找问题根源,给予精准指导与帮扶。这种持续的关注与反馈,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形成良性循环,让后备力量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在乡村发展中勇挑重担、持续奋进。
积分运用,构筑成长“助推器”。合理运用积分成果是“孵雁工程”的关键着力点。积分绝非简单的数字记录,而是与后备力量的培养、任用深度绑定。积分高、表现优的后备力量,不仅能获得更多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的机会,在培训深造、技能提升上也享有优先权,甚至在未来领导岗位选拔中更具优势。这一激励机制让后备力量看到了努力的回报,极大地增强了他们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与决心。同时,也为乡村发展筛选出德才兼备、有担当、能干事的优秀人才,确保乡村各项事业能够在优秀人才的引领下蓬勃发展。
“孵雁工程”为乡村发展蓄足“源头活水”。村级后备力量作为乡村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既熟悉乡村本土情况,又掌握现代知识技能,与外部引进人才相比,更能扎根乡村、安心奉献。“孵雁工程”就像一块强大的磁石,将这些后备力量凝聚起来,精心培育成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任耘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