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课堂”,让文明之风充盈乡村沃土-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4/23 20:52:20
来源:华声在线

“共享课堂”,让文明之风充盈乡村沃土

字体:

  关爱“一老一小”,常态扶危济困,是乡村良法善治的基本路径,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指标。以“一老一小”为重点,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办“共享课堂”,免费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教授绘画、音乐、书法、心理健康等知识,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向乡村拓展延伸,在润物无声之中为农民群众撑起一片幸福生活的蔚蓝天空。

  选准切口,把贴心服务给最需要的人。有效破解“一老一小”难题,是推动良法善治“破题开局”的最佳选项。志愿服务下沉乡村一线,精准送达群众身边,弥补公共服务配置不足带来的城乡差异,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享受到惠民温度。“共享课堂”,传递的不仅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理念,更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这既暗合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律,也是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的有益探索。

  拓面提质,用惠民服务“破题”乡村善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助老扶弱、呵护儿童出发,进而拓展到关爱留守妇女、残疾人群等,让乡村处处有情、充满温暖。从长远来看,养老、托幼、助残问题解决好了,不仅可以让青年人群放下包袱、倾心创业,也能够带动整个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健康发展。

  示范带动,让文明新风滋润幸福生活。关爱老人健康、关心儿童成长、关注弱势群体,既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参考,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要实现志愿服务扩面提质,需要机关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和有效协同。坚持试点先行,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各类有效因素赋能乡村治理,让文明之风充盈乡村沃土。如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让幸福生活与我们渐行渐近。

  选准乡村善治“切口”,整合各类资源投入乡村,点燃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各类志愿服务在帮困助弱、敬老爱幼、环境治理、文明引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群众幸福生活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乔柳)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