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地区开展改革试点 解决改革难点问题
要素市场化改革再进一步 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记者9月11日获悉,国务院日前批准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这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并公布试点实施方案。本次试点不仅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还涉及数据、算力、空域等新型要素,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环节。202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构建了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基本框架。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本次试点聚焦要素市场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结合试点地区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和发展需要,部署具体改革任务,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解决一批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
比如,在土地要素方面,持续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改革、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解决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等问题;在人力资源要素方面,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提高人才集聚能力,重点解决人才畅通流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问题;在资本要素方面,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重点解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为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近年来人民银行围绕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设立了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下一步,将围绕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合作、推动数字赋能金融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试点不仅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还围绕数据、算力、空域、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配置以及服务业领域改革等部署了一批重点改革试点任务。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表示,近年来,我国在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方面,围绕市场关切的数据产权、市场交易、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数据市场方面,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繁荣市场生态,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下一步,将探索更大力度释放公共数据资源价值。
“公共数据基础好、价值高,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抓手,但也存在数据质量不高、流通不畅等问题。北京城市副中心、杭甬温、郑州等地都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作为重要任务,我们将支持试点地区加强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余英说。
在试点地区的选择上,本次部署的10个试点地区发展基础较好,2024年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基础好、牵引性强。在这些地区开展要素综合改革试点,有助于探索各类要素资源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高效配置的路径,也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重要改革支撑。
李春临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试点地区和有关方面,聚焦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畅通要素流通渠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分类施策推进改革,及时跟踪评估试点效果,加快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推动要素质量逐步提高、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记者 汪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