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杨淑君)4月18日是国家植物园揭牌运营三周年,记者从国家植物园获悉,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预计将于今年内完成主体建筑施工。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效果图。新华社发
据介绍,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西侧,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库区采用模块化设计,各保存单元既可独立运行又能协同工作,为未来扩容预留了充足空间。遵循“广泛收集、科学保存、深入研究、永续利用”的方针,规划收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植物种质资源7万种以上约200万份。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划分为设施保存区、库存准备区、业务科研区、学术交流区和科普展示区五大功能分区。建成后将成为集保存、研究、利用、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种质资源平台。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建成后,将上线全套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种质资源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每份种质从采集到应用的各环节数据均被完整记录,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国家植物园(北园)副研究员李爱花说。
据悉,为确保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建成后尽快投入运营,国家植物园(北园)设立专项工作组开展种质资源收集和保藏两项核心工作。同时,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预备库也已经建设完成并开始运行。
国家植物园管委会主任贺然表示,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建成后,将有效丰富国家植物园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增强植物迁地保护核心功能,提升种质繁育科研能力,实现各类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